
在市政排水、工業廢水處理、農業灌溉等場景中,管道常處于非滿管(部分充滿)狀態,傳統滿管電磁流量計需改造管道為滿管運行,導致工程成本高、工期長。不滿管電磁流量計通過技術創新,可直接安裝于現有非滿管管道,無需改造,顯著降低工程成本。以下是具體方案與優勢分析:
一、技術原理:非滿管測量的核心突破
流速-液位雙參數測量
電磁流速傳感器:測量導電液體流速(基于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)。
超聲水位傳感器:實時測量液位高度(精度±1mm)。
內置智能算法,自動識別滿管/非滿管工況,無需人工切換模式。
動態補償液位波動、氣泡、懸浮物等干擾,確保測量穩定性。
二、免管道改造的實現路徑
直接安裝于現有管道
適用管道類型:圓形、矩形、異形管道(如混凝土管、PVC管、鋼管)。
安裝方式:
水平安裝:適用于液位波動較小的場景(如市政排水管)。
傾斜安裝:適用于長期非滿管工況(如灌溉渠道),傾斜角度≤15°。
無需切割管道:通過插入式或外夾式傳感器直接安裝,避免停水、焊接等復雜操作。
低成本硬件配置
一體化設計:流速傳感器與水位傳感器集成,減少設備數量與安裝成本。
無線傳輸模塊:可選配GPRS/LoRa無線通信,省去布線費用。
太陽能供電:適用于野外或無電源場景,降低電力接入成功。
三、應用場景與案例
市政排水管網監測
痛點:管道長期非滿管運行,傳統流量計需改造管道,成本高。
方案:采用不滿管電磁流量計,直接安裝于檢查井,實時監測流量與液位。
效果:某城市項目節省改造費用,工期縮短。
工業廢水處理
痛點:廢水管道液位波動大,傳統流量計易受氣泡干擾。
方案:使用抗干擾型不滿管電磁流量計,結合氣泡補償算法。
效果:測量精度達±12.5%,年維護成本降低。
農業灌溉渠道
痛點:渠道非滿管運行,傳統流量計需修建量水堰,破壞生態。
方案:安裝太陽能供電的不滿管電磁流量計,無線傳輸數據。
效果:每公里渠道節省改造費用,實現精準灌溉。
四、選型建議與注意事項
選型關鍵參數
管道直徑:根據管徑選擇傳感器尺寸(如DN100~DN3000)。
介質電導率:≥20μS/cm(純水需加導電劑)。
防護等級:戶外安裝需IP68,防潮防塵。
安裝注意事項
避免干擾源:遠離泵、閥門等振動源,安裝點前后直管段≥5D。
定期校準:建議每年校準一次,確保液位傳感器精度。
防凍措施:北方地區需加裝保溫層或選擇低溫型設備。
五、總結
不滿管電磁流量計通過流速-液位雙參數測量與自適應算法,實現了免管道改造、低成本、高精度的非滿管流量監測。其核心優勢在于:
節省工程成本30%~50%
縮短工期90%以上
適應復雜工況(液位波動、氣泡、懸浮物)
對于市政、工業、農業等領域的非滿管流量測量需求,不滿管電磁流量計是降本增效的理想選擇。